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初教学检查情况通报
各二级学院:
根据教育部、教育厅和学校相关文件精神,为充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学准备工作,维护稳定良好的教学秩序,确保开学后线上、线下授课、实验教学、毕业论文答辩等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我中心于4月23日至5月6日期间,组织学校教学督导团专家及学校教务处等教学管理部门,对我校15个二级学院开展了教学检查活动,现将检查结果及前期相关工作情况通报如下:
一、教学检查总体情况概述
(一)经过检查,认为药学院、基础医学院、法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的工作做得扎实,有亮点。
药学院书记、院长、各教研室负责人和教师代表参加了教学检查活动,吴庆院长根据检查内容进行了详尽的汇报。药学院院级层面及教研室层面分别进行了自查,且根据检查内容进行了量化评分及排名,对排名在前3名的教研室进行奖励,对排名在最后3名的教研室,由药学院党委进行约谈,并督促整改。在自查汇报中,药学院《无机化学》线上理论课程探索教学改革创新路径,结合疫情开展课程思政,进行全面育人教育,并在药学院中推广,鼓励各学科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结合当前形势进行思政教育。
基础医学院领导重视教学工作,书记、院长、各教研室教师代表和年级辅导员均参加了学校的检查,刘晖院长对照检查内容进行了详细的PPT汇报,有自查总结报告。开展了2次教学自查工作,并在全面开展网络教学2周后,组织所有课程负责人和教学秘书召开了网络课程教学工作推进会暨本学期工作布置会,通过会议总结经验并找出问题和解决方案,同时要求各课程要对具备学习条件但未参与学习的学生列出预警名单。
法医学院领导深入教学一线,于今年2月份开始调研各网络授课平台的优劣性,进行了反复测试,亲自制定教学运行方案,在校内最早决定使用“钉钉”软件进行直播教学,在直播教学模式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同时研究了督促学生线上学习的管理模式;鼓励老师尝试新的教学方式。
第一临床学院领导重视教学工作,院长、主管教学的科长、各教学管理人员、各教研室教师代表均参加了学校的检查,徐平院长进行了PPT汇报。经过近几年针对网络课程的大力发展,目前所有课程均能在网上开展,为授课教师配备了专业的网上教学设备,并派专人深入教研室和临床科室讲解、培训相关软件的使用;各教研室与学生管理人员对学生学习、实习等各个环节的问题非常关心,提出了许多实际的意见和建议。
公共卫生学院重视教学工作,学院书记、院长、副院长、各教研室主任及教师代表出席了会议,周远忠副院长就本次教学检查的工作进行了逐项的PPT汇报。院系开展了初期教学检查专题会,成立了检查组,对教师返校情况、线上、线下教学运行情况,毕业论文准备、毕业实习返岗及常规教学质量监控6个方面对学院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情况进行了检查。学院创新学生教学管理模式,由学生党支部负责督促学生网课到课情况,学生出勤率100%。
(二)麻醉医学院未能正常开展教学检查。
(三)具体分项检查情况如下:
1、教师返岗情况:
所有二级学院中,除个别教师正在隔离外(截至5月10日,该部分教师已隔离期满解除隔离),其余教师均已正常返岗,能满足目前教学任务的需求。
2、第一阶段线上教学运行情况:
第一阶段的教学(3月2日至4月26日)总体运行正常,共开设线上课程260余门,大部分为我校自建课程,部分公共课引进了校外优质教学视频资源,少量课程采用了直播的授课形式,效果较好。大部分实验课无法正常开展,多数实验课计划采用教师录制操作视频供学生观看学习,返校后再实际操作的办法进行,个别实验课使用了校内、校外优质虚拟实验平台进行练习。
3、第二阶段线上教学运行情况:
第二阶段的教学(4月27日至5月24日)在第一阶段运行过程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和增加,第一阶段无法正常开课的课程经过一系列准备现已正常开课。相关教学计划均已上报学校教务处。
4、学生线上教学到课与学习情况
各学院领导、任课教师及辅导员均参与到学生学习监督过程中。
学院领导通常采用抽查到课率、随机听课与加入学生讨论群中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任课教师通过课前签到、授课平台后台操作查看学生课程完成率等手段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辅导员通过在线督促,重点督促、随机点名等方式督促学生学习。
5、毕业论文(设计)准备及开展情况
开设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学院均能要求学生按照计划继续撰写与完成论文。但存在部分学生因疫情、网络、硬件条件等各种因素无法正常完成论文的撰写,为解决这类问题,部分学院采取了论文综述+毕业考试的形式进行替代。
6、毕业实习返岗准备情况
除少量自愿申请实习的同学,以及有条件接收学生的实习基地可接收少量学生外,绝大部分学生处于实习待岗的状态。对此,各学院均要求学生做好随时返岗实习的准备。同时,所有学院均积极联系实习医院,努力尽快落实学生返岗的事宜。
7、毕业考试情况
存在毕业考试环节的学院,自开学起均已陆续发放多套考试复习题目,并进行了多轮测试,同时记录了历次考试的成绩,做好了学生无法返校进行考试的准备。
8、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情况
所有学院均能按计划开展集体备课和教学督导活动。
其中集体备课多数采用线上会议的模式进行,部分学院还开展了线上教学工作讨论会,对目前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进行了讨论,保证了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级学院领导和教学督导组按计划抽查教师的上课情况,对于直播课程采取随机听课的方式,对于录播课程采取抽查的方式,并且能深入学生学习讨论群查看学生学习状态。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意见建议
综合各方面的调查与检查结果,针对目前线上教学的实际情况,所反映出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前使用的授课平台多、杂、乱,不统一,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在多个平台间来回切换,步骤非常繁琐。建议对教师授课平台做适当的统一,指定2-3个网络平台。
2、实验课的开展普遍存在较大困难,目前多数学院采取 线上观看操作视频+返校后实际操作 的模式进行。少量课程利用了校内、外优质的虚拟实验平台开展实验教学。
3、学生到课情况、学习情况监督存在困难。受限于现有线上教学平台的功能,尚不存在完美做到督促学生进行学习的相应手段,甚至考试时也无法限制学生通过网络查询答案这样的情况发生。多数学院采取学院领导、授课老师、辅导员三个层面,从签到、随机点名、课中布置随堂题目、监控学生在线人数等各个环节尽量督促学生学习。
4、部分教师对授课软件的使用及操作方式不够熟练。个别学院采取了抽调专人对相应教师进行培训的方式,使教师努力适应目前全新的教学模式。
5、学生目前缺少教材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积极性。目前学校教务处联合其他各相关部门及出版社、快递公司正在逐步解决学生教材的问题。
6、课程资源多为网络资源,非本校老师制作,与我校学生的专业特点契合度不高。建议多鼓励本校老师自己制作教学视频和资源。
7、录播课程建议缩短每次课的时间,以15-20分钟为佳,可提高教学效率。
8、医学影像学院各教研室的人员配备不齐,教学管理人员缺乏,其中影像技术教研室至今无正式的教研室主任;院系管理机制欠完善;院内超声诊断教研室多次未参加学校的教学检查活动。
三、前期网课督导情况
我校校级专家督导团从4月15日起恢复督导听课工作,为适应网络教学模式,督导团专家也相应的调整了工作方式,由常规的线下听课转变为线上听课,并从网络课程的特点出发进行评价。为了保证评价的公正性,目前仅对直播课程进行了督导。
从目前已督导的线上直播课程来看,专家一致认为,所有授课教师均十分认真和负责的准备线上教学的各方面工作,从授课平台的选择、操作方式的熟悉到课件、教案、相关硬件设施的准备等各个环节做了大量的工作,努力适应当前的线上教学模式,并尽可能的提高教学质量。课后答疑环节已成为了每门课程的“标配”,部分教师的网上答 疑时间甚至延长到了深夜,督导专家对教师们的敬业精神表示了充分的肯定。
专家在督导的过程中仍然发现部分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容易受到网络环境和硬件设施的影响,造成视频卡顿、声音偏小、鼠标指示不明确等现象。此外,授课过程中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效果欠佳,学生听课的认真程度不易掌握,建议直播课程和“雨课堂”结合起来,随时提问,随时查看学生回答情况。
从直播课程与录播课程的对比来看,直播课程的师生互动效果更好,老师的教学准备更贴近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也更受到学生欢迎,适用于专业课程。录播课程内容更加精炼,利于学生反复收看学习,但与学生的互动不佳,适用于通识课程和实践操作性强的实验课程。
四、学生线上学习满意度调查情况
2020年4月13日至4月20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控制中心利用学校教务系统2015级至2019级各专业共4358名学生开展了学生线上学习满意度调查。
90%以上学生认为任课老师认真负责,为在线教学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所有课程均开设了在线答疑环节,解答过程耐心仔细。多数课程布置了网络作业,并在网上批改、讲解。
教师得分分数段一览(共144名教师)
分数段
| ≧97分
| [95,97)
| [93,95)
| [90,93)
| <90
|
评分人数
| 7人
| 38人
| 68人
| 25人
| 6人
|
比例
| 4.86%
| 26.39%
| 47.22%
| 17.36%
| 4.17%
|

得分在97分以上的老师分别是法医学院余舰老师、李航老师,医学影像学院冯发文、关晶、李彦蓉老师,药学院袁泽利老师,护理学院蔡冰琳老师。
学生评分分数段一览(每位同学需评价多位老师,评价总人次为7503人次)
分数段
| =100分
| [90,100)
| [80,90)
| <80
|
评分人数
| 2404人
| 3839人
| 1132人
| 128人
|
比例
| 28.41%
| 53.9%
| 15.89%
| 1.8%
|
学生分项评价结果
评价项目
| 满意率
|
教师授课内容和讲述方式
| 92.42%
|
教师授课的教学准备及教学态度
| 94.52%
|
教师的教学及页面设计
| 92.16%
|
教师是否表达流畅、讲授有吸引力、教态亲切
| 92.72%
|
网络课程的难易程度
| 87.09%
|
网络课程内容信息量
| 88.18%
|
网络课程的播放的清晰度和流畅程度
| 88.47%
|
教师在线互动及答疑的解答方式
| 87.66%
|
学生对学校组织开展在线教学工作总体评价情况
学生评分分数段一览(共4358名学生参评)
分数段
| =100分
| [90,100)
| [80,90)
| <80
|
评分人数
| 595人
| 1122人
| 1489人
| 1152人
|
比例
| 13.65%
| 25.75%
| 34.17%
| 26.43%
|
学生分项评价结果
评价项目
| 满意率
|
对网络课程的总体组织安排
| 74.97%
感到满意
|
是否愿意在空闲的时间主动学习或浏览网络在线课程
| 71.2%
选择愿意
|
网络课程对您理解、记忆和运用知识是否有帮助
| 56.26%
认为有帮助
|
网络课程教师授课的效果和传统的教室面对面授课效果相比
| 49.4%
认为效果较好
|
网络课程的学习效果和传统的教室上课学习授课效果相比
| 47.18%
认为效果较好
|
疫情结束后,您觉得是否有必要继续开展线上网络教学?
| 52.07%
认为有必要
|
学生的主要意见:
学生没有教材,仅有老师共享的电子版学习资料,不利于学习,学生普遍希望能邮寄教材,或者共享更多的学习资料和PPT。针对此问题学校正在解决。
普遍认为直播课程比录播课程更好。特别对于专业课,学生更希望老师能亲自讲授(包括录播),而不是采用网络资源。
部分视频的流畅性有待提高(如《生理学》《基础护理学》《电路原理》等),教师声音普遍偏小,不清晰(如《药理学》《助产学》《病原生物学》《医学心理学》等,数量较多不一一列举),绝大部分视频没有字幕,不利于理解。
部分课程不能重播(如《系统解剖学》《医学心理学》等),不利于复习,若网络环境不好则直接影响学习。
部分录播课只有音频,没有图像,需要学生自己寻找对应的共享课件进行学习,学习效率较低。
直播课程中部分老师对上课时间做了调整,未严格按照课表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