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新闻

通知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通知新闻 >> 正文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初教学检查情况通报

发布时间: 2020-05-18 浏览次数: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初教学检查情况通报

各二级学院:

根据教育部、教育厅和学校相关文件精神,为充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学准备工作,维护稳定良好的教学秩序,确保开学后线上、线下授课、实验教学、毕业论文答辩等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我中心于4月23日至5月6日期间,组织学校教学督导团专家及学校教务处等教学管理部门,对我校15个二级学院开展了教学检查活动,现将检查结果及前期相关工作情况通报如下:

一、教学检查总体情况概述

(一)经过检查,认为药学院、基础医学院、法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的工作做得扎实,有亮点。

药学院书记、院长、各教研室负责人和教师代表参加了教学检查活动,吴庆院长根据检查内容进行了详尽的汇报。药学院院级层面及教研室层面分别进行了自查,且根据检查内容进行了量化评分及排名,对排名在前3名的教研室进行奖励,对排名在最后3名的教研室,由药学院党委进行约谈,并督促整改。在自查汇报中,药学院《无机化学》线上理论课程探索教学改革创新路径,结合疫情开展课程思政,进行全面育人教育,并在药学院中推广,鼓励各学科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结合当前形势进行思政教育。

基础医学院领导重视教学工作,书记、院长、各教研室教师代表和年级辅导员均参加了学校的检查,刘晖院长对照检查内容进行了详细的PPT汇报,有自查总结报告。开展了2次教学自查工作,并在全面开展网络教学2周后,组织所有课程负责人和教学秘书召开了网络课程教学工作推进会暨本学期工作布置会,通过会议总结经验并找出问题和解决方案,同时要求各课程要对具备学习条件但未参与学习的学生列出预警名单。

法医学院领导深入教学一线,于今年2月份开始调研各网络授课平台的优劣性,进行了反复测试,亲自制定教学运行方案,在校内最早决定使用“钉钉”软件进行直播教学,在直播教学模式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同时研究了督促学生线上学习的管理模式;鼓励老师尝试新的教学方式。

第一临床学院领导重视教学工作,院长、主管教学的科长、各教学管理人员、各教研室教师代表均参加了学校的检查,徐平院长进行了PPT汇报。经过近几年针对网络课程的大力发展,目前所有课程均能在网上开展,为授课教师配备了专业的网上教学设备,并派专人深入教研室和临床科室讲解、培训相关软件的使用;各教研室与学生管理人员对学生学习、实习等各个环节的问题非常关心,提出了许多实际的意见和建议。

公共卫生学院重视教学工作,学院书记、院长、副院长、各教研室主任及教师代表出席了会议,周远忠副院长就本次教学检查的工作进行了逐项的PPT汇报。院系开展了初期教学检查专题会,成立了检查组,对教师返校情况、线上、线下教学运行情况,毕业论文准备、毕业实习返岗及常规教学质量监控6个方面对学院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情况进行了检查。学院创新学生教学管理模式,由学生党支部负责督促学生网课到课情况,学生出勤率100%。

(二)麻醉医学院未能正常开展教学检查。

(三)具体分项检查情况如下:

1、教师返岗情况:

所有二级学院中,除个别教师正在隔离外(截至5月10日,该部分教师已隔离期满解除隔离),其余教师均已正常返岗,能满足目前教学任务的需求。

2、第一阶段线上教学运行情况:

第一阶段的教学(3月2日至4月26日)总体运行正常,共开设线上课程260余门,大部分为我校自建课程,部分公共课引进了校外优质教学视频资源,少量课程采用了直播的授课形式,效果较好。大部分实验课无法正常开展,多数实验课计划采用教师录制操作视频供学生观看学习,返校后再实际操作的办法进行,个别实验课使用了校内、校外优质虚拟实验平台进行练习。

3、第二阶段线上教学运行情况:

第二阶段的教学(4月27日至5月24日)在第一阶段运行过程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和增加,第一阶段无法正常开课的课程经过一系列准备现已正常开课。相关教学计划均已上报学校教务处。

4、学生线上教学到课与学习情况

各学院领导、任课教师及辅导员均参与到学生学习监督过程中。

学院领导通常采用抽查到课率、随机听课与加入学生讨论群中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任课教师通过课前签到、授课平台后台操作查看学生课程完成率等手段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辅导员通过在线督促,重点督促、随机点名等方式督促学生学习。

5、毕业论文(设计)准备及开展情况

开设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学院均能要求学生按照计划继续撰写与完成论文。但存在部分学生因疫情、网络、硬件条件等各种因素无法正常完成论文的撰写,为解决这类问题,部分学院采取了论文综述+毕业考试的形式进行替代。

6、毕业实习返岗准备情况

除少量自愿申请实习的同学,以及有条件接收学生的实习基地可接收少量学生外,绝大部分学生处于实习待岗的状态。对此,各学院均要求学生做好随时返岗实习的准备。同时,所有学院均积极联系实习医院,努力尽快落实学生返岗的事宜。

7、毕业考试情况

存在毕业考试环节的学院,自开学起均已陆续发放多套考试复习题目,并进行了多轮测试,同时记录了历次考试的成绩,做好了学生无法返校进行考试的准备。

8、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情况

所有学院均能按计划开展集体备课和教学督导活动。

其中集体备课多数采用线上会议的模式进行,部分学院还开展了线上教学工作讨论会,对目前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进行了讨论,保证了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级学院领导和教学督导组按计划抽查教师的上课情况,对于直播课程采取随机听课的方式,对于录播课程采取抽查的方式,并且能深入学生学习讨论群查看学生学习状态。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意见建议

综合各方面的调查与检查结果,针对目前线上教学的实际情况,所反映出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前使用的授课平台多、杂、乱,不统一,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在多个平台间来回切换,步骤非常繁琐。建议对教师授课平台做适当的统一,指定2-3个网络平台。

2、实验课的开展普遍存在较大困难,目前多数学院采取 线上观看操作视频+返校后实际操作 的模式进行。少量课程利用了校内、外优质的虚拟实验平台开展实验教学。

3、学生到课情况、学习情况监督存在困难。受限于现有线上教学平台的功能,尚不存在完美做到督促学生进行学习的相应手段,甚至考试时也无法限制学生通过网络查询答案这样的情况发生。多数学院采取学院领导、授课老师、辅导员三个层面,从签到、随机点名、课中布置随堂题目、监控学生在线人数等各个环节尽量督促学生学习。

4、部分教师对授课软件的使用及操作方式不够熟练。个别学院采取了抽调专人对相应教师进行培训的方式,使教师努力适应目前全新的教学模式。

5、学生目前缺少教材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积极性。目前学校教务处联合其他各相关部门及出版社、快递公司正在逐步解决学生教材的问题。

6、课程资源多为网络资源,非本校老师制作,与我校学生的专业特点契合度不高。建议多鼓励本校老师自己制作教学视频和资源。

7、录播课程建议缩短每次课的时间,以15-20分钟为佳,可提高教学效率。

8、医学影像学院各教研室的人员配备不齐,教学管理人员缺乏,其中影像技术教研室至今无正式的教研室主任;院系管理机制欠完善;院内超声诊断教研室多次未参加学校的教学检查活动。

三、前期网课督导情况

我校校级专家督导团从4月15日起恢复督导听课工作,为适应网络教学模式,督导团专家也相应的调整了工作方式,由常规的线下听课转变为线上听课,并从网络课程的特点出发进行评价。为了保证评价的公正性,目前仅对直播课程进行了督导。

从目前已督导的线上直播课程来看,专家一致认为,所有授课教师均十分认真和负责的准备线上教学的各方面工作,从授课平台的选择、操作方式的熟悉到课件、教案、相关硬件设施的准备等各个环节做了大量的工作,努力适应当前的线上教学模式,并尽可能的提高教学质量。课后答疑环节已成为了每门课程的“标配”,部分教师的网上答 疑时间甚至延长到了深夜,督导专家对教师们的敬业精神表示了充分的肯定。

专家在督导的过程中仍然发现部分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容易受到网络环境和硬件设施的影响,造成视频卡顿、声音偏小、鼠标指示不明确等现象。此外,授课过程中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效果欠佳,学生听课的认真程度不易掌握,建议直播课程和“雨课堂”结合起来,随时提问,随时查看学生回答情况。

从直播课程与录播课程的对比来看,直播课程的师生互动效果更好,老师的教学准备更贴近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也更受到学生欢迎,适用于专业课程。录播课程内容更加精炼,利于学生反复收看学习,但与学生的互动不佳,适用于通识课程和实践操作性强的实验课程。

四、学生线上学习满意度调查情况

2020年4月13日至4月20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控制中心利用学校教务系统2015级至2019级各专业共4358名学生开展了学生线上学习满意度调查。

90%以上学生认为任课老师认真负责,为在线教学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所有课程均开设了在线答疑环节,解答过程耐心仔细。多数课程布置了网络作业,并在网上批改、讲解。

教师得分分数段一览(共144名教师)

分数段

≧97分

[95,97)

[93,95)

[90,93)

<90

评分人数

7人

38人

68人

25人

6人

比例

4.86%

26.39%

47.22%

17.36%

4.17%

得分在97分以上的老师分别是法医学院余舰老师、李航老师,医学影像学院冯发文、关晶、李彦蓉老师,药学院袁泽利老师,护理学院蔡冰琳老师

学生评分分数段一览(每位同学需评价多位老师,评价总人次为7503人次)

分数段

=100分

[90,100)

[80,90)

<80

评分人数

2404人

3839人

1132人

128人

比例

28.41%

53.9%

15.89%

1.8%

学生分项评价结果

评价项目

满意率

教师授课内容和讲述方式

92.42%

教师授课的教学准备及教学态度

94.52%

教师的教学及页面设计

92.16%

教师是否表达流畅、讲授有吸引力、教态亲切

92.72%

网络课程的难易程度

87.09%

网络课程内容信息量

88.18%

网络课程的播放的清晰度和流畅程度

88.47%

教师在线互动及答疑的解答方式

87.66%

学生对学校组织开展在线教学工作总体评价情况

学生评分分数段一览(共4358名学生参评)

分数段

=100分

[90,100)

[80,90)

<80

评分人数

595人

1122人

1489人

1152人

比例

13.65%

25.75%

34.17%

26.43%

学生分项评价结果

评价项目

满意率

对网络课程的总体组织安排

74.97%

感到满意

是否愿意在空闲的时间主动学习或浏览网络在线课程

71.2%

选择愿意

网络课程对您理解、记忆和运用知识是否有帮助

56.26%

认为有帮助

网络课程教师授课的效果和传统的教室面对面授课效果相比

49.4%

认为效果较好

网络课程的学习效果和传统的教室上课学习授课效果相比

47.18%

认为效果较好

疫情结束后,您觉得是否有必要继续开展线上网络教学?

52.07%

认为有必要

学生的主要意见:

学生没有教材,仅有老师共享的电子版学习资料,不利于学习,学生普遍希望能邮寄教材,或者共享更多的学习资料和PPT。针对此问题学校正在解决。

普遍认为直播课程比录播课程更好。特别对于专业课,学生更希望老师能亲自讲授(包括录播),而不是采用网络资源。

部分视频的流畅性有待提高(如《生理学》《基础护理学》《电路原理》等),教师声音普遍偏小,不清晰(如《药理学》《助产学》《病原生物学》《医学心理学》等,数量较多不一一列举),绝大部分视频没有字幕,不利于理解。

部分课程不能重播(如《系统解剖学》《医学心理学》等),不利于复习,若网络环境不好则直接影响学习。

部分录播课只有音频,没有图像,需要学生自己寻找对应的共享课件进行学习,学习效率较低。

直播课程中部分老师对上课时间做了调整,未严格按照课表进行教学。

五、各学院检查情况一览

学院

教师返岗情况

前期线上教学运行情况

学生线上学习与到课情况

下一阶段教学准备情况

毕业实习返岗或毕业论文(考试)开展情况

集体备课及二级督导听课情况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基础医学院

全院共112名教师目前已全部返岗。

本学期共开设了20门线上课程,每门课程要求至少包含3种以上考核方式作为平时成绩依据,要求任课教师每周提交一次课程运行报告,组织了教学工作布置会,讨论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加强学生线上讨论环节,教师对学生讨论内容与结果进行辅导。

2门实验课已向学生提供实验视频和在线实验平台,其余实验课已做好网络教学预案。

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按时完成全部学习任务,极个别学生存在不能100%完成的情况,任课老师进行了重点督促和辅导。

根据上一阶段的教学运行过程与经验,已制定了下一阶段的教学计划,并做好了开课准备。

学院领导和教务科科长进行所有课程平台听课,进入学生学习讨论群查看,了解教学运行情况。

需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开展学习效果评价。新的教学模式下各教学环节需要更加规范。面对实验课程开设的困难,学院努力结合学校现有资源和校外免费虚拟仿真项目,制定教学方案,逐步推进实验课教学。

检验医学院

2名教师从省外反遵,进行了2周的隔离;所有教师均身体健康,已返岗。

本学期共5门线上课程,其中一门课程为引进课程,主要通过超星学习通、qq群等平台组织网上教学。针对实验课程制定了教学实施预案,其中2门实验课将视频录制与虚拟仿真实验室相结合进行授课。实验试剂耗材已备齐。

授课教师普遍采用学习通软件于课前20分钟进行点名签到,以“手势签到”的形式进行,每节课签到的手势不一致。辅导员实时查看线上学生人数并随机点名。

下一阶段教学已提交教学计划至教务处,各授课教师正在积极准备。

3月份已将毕业考试复习资料上传至网络供学生下载,并于4月8-9日进行了模拟考试;针对论文答辩工作已制定了相应工作方案。

已制定集体备课计划与二级督导听课计划。笨学生教学督导将进行“1+1”帮扶计划。

实习环节,所有学生均在待岗状态,望学校尽快落实学生实习问题。

麻醉医学院

所有教师均已返岗,无外出及新冠肺炎患者接触史。

主要利用超星学习通建设各线上课程,学生利用该平台完成观看视频、下载学习资料、完成练习及考核。老师对学生在讨论区提出的问题做了详细解答。实验课程同样采取录播课程的形式,让学生观看操作步骤。

学院领导参与了对学生线上学习与到课情况的督促,各课程组的教学团队对学生学习请款进行了详细的监控。

下一阶段的教学主要针对《疼痛诊疗学》和《麻醉学综合性实验》进行积极准备,相关教学计划已上报学校教务处。

现有6名在岗实习学生,其余学生均处于待岗状态,要求学生随时做好返岗准备。

已制定集体备课计划与二级督导听课计划。

马克思主义学院(含人文医学研究中心)

除1名湖北籍教师居家隔离以外,其余教师均已正常返岗。

学院已开通线上课程7门,其中自建4门,引进3门,每门课程均开设了线上答疑的环节。4门课程同时开展了线下教学的准备工作

授课老师通过学习软件的后台监控到课情况和考试情况。

已按学校要求提交了下一阶段教学计划,并要求相关教师做好了教学准备。

制定了集体备课和督导听课计划,均采取线上完成的方式。

因课程针对学生的覆盖面广,时常有同学因为网络信号的问题无法正常完成学习和考试。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效果不易把控。因无法以正规方式监考,学生考试情况可能失真。

法医学院

所有教师均无外出史,目前均已正常返岗。

对4门课程开设了线上教学,通过前期的摸索,学院选择了钉钉平台作为教学平台,全部课程均进行直播教学,学生反映良好,教学效果较好。

学院院长每次网课均进入学习平台在线督导。

已按学校要求提交了下一阶段教学计划,并要求相关教师做好直播教学准备。

积极联系实习基地,努力做好学生返岗实习的准备。已利用网络平台发布了习题和资料,4月8-10日通过问卷星发布3门课程的考试,试卷已回收并评价完毕,学生返校后再通过综合评价的方式进行考核。

已进行2次集体备课,按照常规进行线上随机听课。

实验课程线上教学存在较大困难,十分缺乏法医相关的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只能选择学生返校后视情况安排实验课。

医学影像学院

所有教师未放假,均正常在岗。

本学期开设线上课程11门,全部为直播课程,参与网络教学的教师共计42人。除超声诊断学教研室的课程选择超星学习通授课外,其余所有课程均采用“钉钉”软件进行教学。

课前学生均提前进行直播室进行点名签到,未出现漏学的学生。

将在第一阶段教学运行的基础上继续开展教学,相关教学计划已提交学校教务处。

毕业考试方面,3月2-7日对5门科目进行了辅导,4月10日又进行了网络测试,目前正在制定学生返校后的毕业综合考试方案。

按计划开展集体备课和督导听课活动。

部分教师对授课软件的使用不够熟练;实践性课程难以开展;

学院各教研室组织架构不合理,缺乏管理人员,领导班子不健全。

管理学院

除3位老师在外读博,2位老师自外省返回居家隔离外(目前也已解除隔离),其余教师均已返岗。

本学期已开设线上课程26门,正在进行准备的课程14门。主要以录播课程和引进课程为主,有少量的直播课程。授课平台有爱课程、超星网络平台、钉钉直播、qq直播。

主要由任课老师监督学习完成情况,绝大部分课程到课与完成率高于95%,《卫生法学》学生平均完成率只有75%,已对学生进行了督促。

下一阶段剩余的14门课程全部实施线上教学,已上报教学计划。有2门实操性强的课程,以及1门需在病房完成课程无法开展线上教学。

根据疫情情况和学校要求,已制定了毕业论文的工作计划,对个别因疫情原因无法完成论文的同学调整了完成方式,以综述+毕业考试的形式进行。

计划集体备课28次,目前利用网络会议仅开展8次。尚未制定明确的听课计划,学院领导和教研室主任对线上课程进行了抽查。

线上教学的实施、管理与效果监测有待进一步规范,学校缺乏统一的线上教学平台,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不便与困惑。

部分学生的论文受到疫情的影响,无法正常完成。

集体备课与教学督导等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滞后。

体育与健康学院

所有教师均已返岗,有序开展工作。

本学期已开设线上课程13门,均为录播课程和引进课程。针对还未开展网络教学的理论课程和体育专业技术实践课程,已确定了课程建设方案,即线上视频,返校后进行练习。

所有学生均可通过在线网络进行学习,对于个别学生及网络环境不佳的学生已建议错峰学习。

在上一阶段线上教学的基础上,将新开设5门理论课与24门实践课程。对返校后的学生课外锻炼做好了预案,即开展课间广播操、太极拳和运动APP打卡,并按照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全面开放室外场馆;室内场馆视疫情情况酌情开放。

针对毕业考试环节已采取学习态度、学习过程、结果相结合的综合考核评价。针对毕业论文目前正在筹划网上答辩方案,计划6月进行答辩。对未完成实习的同学采用已完成的实习的综合评分。

按计划开展了集体备课和教学督导,目前对20门次的课程进行了督导。

学院的教学、训练、竞赛等任务繁重,教师紧缺,引进博士也存在困难。

外国语学院

除在外读书及休产假人员以外,其余60人已全部返岗。

目前共开设线上课程57门,其中30多门课程为引进的优质课程,20余门课程采用直播或录播课。

采用多种方式追踪学生到课情况,如学习平台的完成任务记录方式,学生党员参与督导等方式。绝大部分学生能按时完成课程。

各教研室已按要求填报了下一阶段的教学计划,各类教学材料齐备。

毕业考试已做好相应安排,拟在超星平台采用网考形式进行。

以视频会议的方式进行了3次集体备课,并制定了督导听课计划。

部分课程的线上资源过于单一;对学生监督力度不够,部分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部分课程尚缺乏复课后的教学方案,复课准备不足。

公共卫生学院

所有专任教师已全部返岗

本学期开设线上课程24门,除循证医学还未开课外,已自建11门课程,3门课程为部分自建,9门为引进课程。1门实验课已进行线上授课,其余实验课暂未开课。相关教学计划已上报学校教务处。

学院抽查了4个班级学生的到课率,到课率为100%;无不能上网课的学生。

下一阶段的教学已按教务处要求上报了教学计划。

学院制定了毕业论文工作计划,制定了论文考核方式调整的工作方案和答辩工作方案。

积极联系了实习基地,目前均不能返岗实习,要求学生做好随时返岗的准备。

制定了集体备课和督导听课的计划。已完成1次集体备课,以线上的形式开展,已完成1次在线督导听课。

实验课程的教学有较大困难,目前尽量通过线上教学,返校后再具体操作。无法返岗实习的学生是否能延长实习期?学生无教材,已联系学校尽快解决。

医学信息工程学院

所有有教学任务的教师均已正常返岗。

本学期开设线上课程25门,尚有5门课程未进行线上教学;其中引进在线课程9门,自建课程18门。采用授课平台有学习通、QQ群、钉钉直播等;制定了网络授课工作实施方案。12门实验课通过在线辅导+线上提交的方式完成。

学院领导及辅导员通过授课平台后台了解学生到课情况,并收看直播课程和抽查录播课程。不存在无法进行网络学习的学生;个别学生无法准时进行学习的,通过观看回放弥补,学院建议教师适当延长了辅导时间。

下一阶段将增加2门线上课程,并按照第一阶段的教学模式按计划开展下一阶段的教学。

学生毕业论文采取指导老师交叉评审论文,将评审结果反馈给学生的方式进行。对因客观原因无法顺利完成论文的学生,将开展综述+毕业考试的方式进行。目前已制定了论文答辩工作方案。目前学院无实习的学生。

计划集体备课8次,集体备课计划及督导听课已上报学校。

药学院(含贵州省基础药理重点实验室)

所有教师已全员到岗,其中一名湖北籍非疫区的教师也已经解除隔离,目前已到岗。

目前共开设线上课程19门,延期授课3门(原因是课程难度大,线上教学不易开展),已制定教学工作预案。共28名教师参与线上授课,授课形式以录播课为主,授课平台有学习通、MOOC、腾讯课堂、智慧树、钉钉直播,均开设了网上答疑环节。

通过各学习平台的监控,学生到课率达95%,作业完成情况好。对部分贫困学生采取了科级干部一对一帮扶的政策。

此阶段共开设课程20门,其中6门实验课,充分利用学校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袁泽利老师通过直播实验课传播弘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为应对疫情制定了相关工作方案,目前本科毕业论文已进入论文评阅阶段,利用知网毕业论文系统进行网上管理。

制定了二级督导听课计划于集体备课计划,按常规开展各类教学质量监控活动。

网络课的质量与数量都有待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进度不易把握;课程思政的开展不够。

第一临床学院

所有驰援鄂州战疫的教师均已平安返回。全队零伤亡、零感染,用实际行动彰显了遵医人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目前所有课程均开展了网络教学,学院派专人深入教研室和临床科室讲解培训相关教学软件的使用方法。针对实验课目前采取录制操作视频分享给学生,学生再反馈自己的操作视频给老师,老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年级老师通过授课平台后台查询学生到课情况,目前尚未发现学生未到课情况。

已按要求上报教学计划。

现有146名学生自愿申请留在实习基地;针对疫情后可能返回我院的学生,现已制定了相关工作方案。

院领导对直播和录播视频进行抽查。

个别教研室对下一阶段的教学准备存在不足,通过集体备课和院领导现场督导的方式优化授课方式。

护理学院

所有教师均已返岗。

本学期开设线上课程13门,全部采用录播课程的形式,其中3门为实验课。教研室对授课视频、教案、课件、讲稿等严格把关。实验课做好了线上与线下教学的两手准备,目前通过视频学习操作步骤,返校后再实际操作。

课前进入指定学习平台签到,院领导通过平台的后台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督查。暂无无法参加网络学习的学生。

已按相关要求做好了下一阶段的教学准备,并提交教学计划至教务处。

毕业考试环节已通过网络发布了14套练习题,进行了7次线上测试,制定了返校后的综合考试方案。目前实习生均未返岗,学院与实习基地积极联系,做好了学生返岗的准备工作。

均制定了本学期集体备课和教学督导计划,已开展了线上集体备课25次,教学督导3次。

个别老师录制教学视频不熟练,视频录制质量不高,但在持续改进中。学生网上听课存在迟到、未签到、未按时提交作业的情况,已要求辅导员和任课老师加强督促。

口腔医学院

除贵阳市口腔医院4位老师因疫情无法参与学院教学任务外,其余教师均正常返岗开展教学。

学院已开设网络课程11门,均为自建课程,以录播+作业+答疑模式开展。由实习基地授课的2门课程因疫情原因,学生无法前往,故申请延期开课。

学生通过手势、位置签到,课后作业限时作答等方式监督学生学习过程,并要求学生提前签到、课中签到,学院院长、教务科负责人、辅导员等参与监管的多种方式监控学生学习情况。

将按照第一阶段的授课模式继续授课,同时部分课程经学生同意后在原计划的基础上每周增加一次课。学院同时做好了学生无法返校的工作方案,通过录制操作视频对实验课程进行示教。

目前已完成毕业年级的网络考试,采用的是问卷星(企业版)的考试功能进行,已做好考试评价的工作。

目前仅部分实习基地同意学生返岗实习,无法返岗的学生要求做好随时返岗的准备。

本学期已开展集体备课23次,其中11次通过线上进行。计划督导青年教师5人,目前完成督导听课2人次,学院将按计划继续进行。

针对线上考试,存在部分学生考试时出现问题,已安排重考。

学生存在心理状态不好的情况,要引起重视。

部分实验课无法开课,能否考虑支付费用使用校外相关虚拟实验平台?